在日前举行的北京贷款购车咨询展销会上,消费者问多买少的情况引起了业内人士担忧。有关专家表示,贷款购车是启动汽车市场的有效方式,但这项银企联手的新政策在北京却遇到很大阻力,必须加以解决。
据北京汽车界人士透露,自去年11月份北京市推出贷款购车,到今年2月份为止,实际仅卖出50余辆。专家认为,目前推行贷款购车政策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——车型种类有待增加。目前北京推出的贷款购车仅限于捷达、桑塔纳、富康、小红旗、奥拓五种车型,由于奥拓还未获准上市,实际上只有四种价位在10万元以上的轿车。专家分析,汽车消费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,轿车、微面、轻客、大货、农用车,有各自不同的消费人群;在购买轿车的人中,买10万元以下的夏利、奥拓是一类,买15万元以下的富康、捷达、普桑是一类,买20万元左右的桑2000和小红旗的又是一类。车型范围过窄,约束了消费者的选择。
——手续还要简便。目前无论是建行、工行,还是农行,在北京市的贷款购车上都设置了很多条件,比如必须用有价证券作质押,根据担保第三人的资信情况交纳数额不等的保证金等,限制了消费者贷款的积极性。业内专家认为,贷款手续复杂有很多原因,个人信用机制不健全是最主要的。银行既肩负着启动消费的重任,又承担着呆死帐增加的风险,处在两难境地,不敢放手贷款。此外,北京住宅产权混乱,不能像上海那样搞车房组合贷款;汽车是动产,保险又不完善,作为抵押物也不妥当。专家指出,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,但要让贷款购车真正达到预期目的,必须适当放开这些限制,简化申贷手续。
——财税政策还要倾斜。采取贷款购车方式的主要是个人,而目前私车还面临财税政策上的限制,比如私人在北京买车,要交停车场地费和养路费,要提防保险和购车中的“陷井”,要忍受过路、过桥时的乱收费。此外,有些城市还规定汽车“限时通行”、“限汽车排量”、“限购车品牌”,也使汽车进入家庭的设想难以实现。这些问题不解决,个人就很难下决心通过贷款来买车。经济学家萧灼基近日提出,鼓励贷款消费需要多方政策配套。汽车信贷是鼓励购车的一个好办法,但如果各种税费过高,政策不做倾斜,汽车信贷也难以推行。
专家认为,与前几年推行的分期付款相比,汽车贷款消费时间长,单位还款额度小,是目前最好的汽车消费方式。目前北京市的私车市场发展较快,据估计每年有10亿元的市场扩张空间,如果各项措施得当,信贷将是北京人买车的主要方式,其潜力不可限量。